洗牌已开始,没有谁还能做局外人。

如果说,2015年以后国内门窗企业数量开始逐年下滑,只是温水煮青蛙;那么2018年大批定制企业共同进军木门业务,则是一招见血的利刃出鞘。

欧派、索菲亚、志邦、好莱客……这些早已占据定制头部的品牌,行家入局一出手便拿走了门窗市场5%的市场份额,总额已达300-350亿元。预计2020年,定制品牌在门窗行业的市场占比可以达到8%,带来近600亿元的市场。

重创之下,原本品牌集中度就不高的门企呈现出了种种反应。

小牌、杂牌的消亡自不必说。伴随着环境法的颁布,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达标,直接退出行业。仅广东地区,在2018年就有超过1000家的门窗企业因不符合标准而被查出。

而即便是老牌木门企业,也未能从行业困局中脱身。去年木门行业最受关注的就是老牌企业——博亮木门和天河木业的闭店和卖场。

2018年9月,拥有41年经营历史的博亮木门关闭了24家门店和销售渠道,只保留北京蓝景丽家和业之峰装饰、合建装饰等几家店。尽管博亮木门内部给出的说法是,公司并没有倒闭,只是暂时性收缩。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,这是走不下去的表现。

而另一家天河木业,同样算是木门企业中的老前辈,23年的经营历史,曾参与木门、楼梯、实木定制等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。种种辉煌也难以避免今日的蹉跎,最终资金链断裂、被迫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卖工厂。

曾经人们迷信时间对一个品牌的锻造,相信积累和沉淀能够在任何一场风暴来临之时为企业保驾护航。而商海的转变却是一触即发,瞬息万变。

如果还停留在“吃老本”的思维,我们只能说,老牌已不再是免死金牌。

博亮木门和天河木业的困境,让业内人士看到了“入行早、有口碑、有知名度”老牌企业的通病。

首先,品牌形象不鲜明,缺乏有别于竞品的核心产品;其次,营销模式传统且单一,过度依赖经销商;最重要的一点,致命的原因在于,无法顺利地完成从木门这一单一品类到全屋定制的转型,在盲目扩张的途中马失前蹄。

眼下,大量的木门品牌都在往定制反向扩张。扩张成功,便是业务拓展;扩张失败,就只能说声“拜拜”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