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6日,国盛证券发布一篇风电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,报告指出,海上风电,基础先行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报告具体内容如下:
海上风电加速启动,建设初期,基础先行,行业成长性高。
海风开工加速,而在海风建设周期中,海风基础需要最先交付,海风基础环节交付量有望大爆发。预计2023年全球海风基础需求达687万吨,其中海塔需求137万吨,导管架需求达202万吨,单桩需求达349万吨。到2025年,全球需求有望达到1045万吨,其中海塔需求238万吨,导管架需求达387万吨,单桩需求达420万吨。
海风走向深远海是必然趋势,水深越深,基础越重,海风基础抗通缩能力强。
随着海上风电建设往远海、深海区域去走,对基础的需求更为刚性。水深越深,基础越重。在风机机组功率数不变的情况下,以山东为例,我们推算水深每增加10m,对应每GW基础用量增加3-4万吨。海风基础整体抗通缩能力强。
海风基础分导管架、大单桩、海上塔筒等类型,厂房设计、港池/码头资源限制产能节奏。
目前海上风电基础主要分为固定式和漂浮式,而漂浮式目前还尚未成熟,固定式中主要考虑导管架、大单桩和海上塔筒。由于当前海风基础在2000吨左右,管桩的环缝焊接工序需要更大的生产车间;导管架是分片预制、站立焊接、合拢组装,主要在露天场地组建,需要搭建大型手架/龙门吊组装。厂房设计影响海风基础产能类型。同时海风基础均是通过船运,码头运输能力决定生产基地实际产出上限。厂房设计和港池/码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行业需求旺盛,钢材价格下行,年内海风基础单位盈利有望提升。
由于海风作业窗口期短,项目对基础交付能力、交付速度要求高。今年行业进入开工旺季,短期内基础供需或紧张。同时海风基础中大部分原材料以钢材为主,中厚板价格自3/15起,价格呈现下行趋势,3/15-5/15,中厚板价格已下降9%。基础环节单位盈利或有提升可能。
国内钢材成本优势明显,海风基础出口盈利水平高。
2021年开始我国、欧盟、美国中厚板价格差距拉大,截至2023年5月12日,美国中厚板价格为1740美元/吨、欧盟1010美元/吨,中国604美元/吨,美国/欧盟中厚板价格是中国的2.88、1.67倍。国内外中厚板差距大,相比之下,中国海风基础更具竞争优势,促进海风基础出海。
投资建议:首推天顺风能(002531),公司海上风电产能覆盖广东和江苏,在广东汕尾、在江苏射阳南通均有码头产能,且产品以导管架为主,具备强竞争实力。其次推荐泰胜风能(300129)、大金重工(002487)、海力风电(301155)、天能重工(300569)等。
风险提示: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;海上风电降本速度不及预期;数据假设值与实际出入导致的测算风险。
声明: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,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,数据仅供参考,据此交易,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