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报全媒体讯(椰网/海拔新闻记者鲁启兰陈王凤实习记者文建豪摄影报道)3月10日下午,海南省召开《海南省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综合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。会上邀请了相关部门负责人,围绕《方案》详细情况,回应社会关切。
问:与“十三五”时期相比,此次《方案》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有哪些新的部署?
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马立峰: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省积极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,四项主要污染物——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42.3%、15.2%、5.1%、14.2%,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,对支撑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、推进结构优化调整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。
(相关资料图)
进入“十四五”,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,根据国家层面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及我省污染减排的新形势,此次《方案》在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主要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、拓展减排领域、结合实际实施统分结合三个特点。
其中,在拓展减排领域,《方案》根据我省污染减排新形势新要求和短板环节,针对性地部署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3项重点工程,也就是三个方面的措施,具体包括:加强臭氧污染防治、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、加快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。
问: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工业领域节能降碳重点工作有哪些?
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王钰: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将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方面做好以下工作:
一是构建绿色产业链。强化能源、石化化工、生物医药、建材、造纸等行业耦合发展,推动产业循环链接,鼓励实施炼化一体化、林浆纸一体化。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、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节能降碳行动,构建企业首尾相连、互为供需、互联互通的产业链。
二是在重点行业实施节能改造。在炼油、乙烯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化肥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行动,推进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,到2025年,全省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企业数量和比例超过30%。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改造,培育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。
三是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开发利用。加大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尾矿等工业固废在生态修复、建材生产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。鼓励矿山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置采矿废石,加强尾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。
四是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。鼓励电信企业、信息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,利用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,为生产流程再造、跨行业耦合、跨区域协同、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。
五是加强政策保障。鼓励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在碳排放统计核算领域的应用。继续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,落实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政策。探索建立本行业绿色项目库及绿色项目信息共享机制,支持金融机构对接、服务。
问:在海南积极争创碳达峰碳中和优等生的背景下,海南在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?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重点措施?
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许兰:一直以来,海南坚持全过程推进节能减排工作。截至2022年底,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约74%,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“一张网”,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乡镇充电桩100%覆盖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辆和注册网络预约出租车100%使用新能源汽车;新增及更换的巡游出租车100%使用清洁能源汽车。
下一步,我省将积极开展一批低碳、零碳、负碳示范引领工程建设,走出一条适用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,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之路。首先,完善“双碳”顶层设计及关键性研究,结合海南的资源优势、经济优势、能源优势和自然优势,绘制高质量发展的“双碳”战略路线图,研究构建海南特色的“双碳”标准体系。其次,谋划一批标志性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,研究推动制度集成创新。还将研究加强“双碳”国际交流合作,通过深入开展国际碳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,进一步强化海南国际定位、彰显开放优势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优等生目标。
版权声明: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版权作品,欢迎转发,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,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、引用等,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