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报全媒体讯(椰网/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实习生 陈候 摄影报道)清明节将至,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走访海口市白龙南路、南大桥、博爱北、高登东街等路段发现,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购买鲜花、电子香烛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,寄托对故人的哀思。文明祭扫已成为我省新风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传统祭品销售遇冷
在琼山区忠介路步行街一家祭扫用品店,市民三三两两光顾。“没有往年卖得多,往年这时候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。”女摊主向记者说道。
在美兰区大兴东路祭品一条街,多家店老板称今年清明祭品虽然品种比往年更多,但销售情况并不好,非常冷淡。
“烧纸今年买的人少了,都改用鲜花祭奠。”博爱路一家经营烧纸等祭扫用品店的老板说。
鲜花销售明显增多
在南大桥、白龙南等路段,多家鲜花店将祭扫用的黄菊花与白菊花被摆放在显眼位置,不时有市民前来购买。“现在买花祭扫的市民明显多了。”白龙南一鲜花店老板说。
琼山区高登东街123号鲜花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这几天生意还行,购买鲜花的市民中,不仅有年龄大的老人,也有年轻人。”
记者注意到,在各类鲜花销售中,新鲜的白菊、黄菊最为走俏。
文明祭扫渐成新风尚
“我已经连续六年不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先人,那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,也会酿成火灾。”在白龙南一鲜花店门口正在购买鲜花的符大伯这样对记者说。
一位正在购买鲜花的市民说:“现在提倡用新的方式来祭奠先人,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这种文明绿色的祭扫理念,选择用鲜花祭奠,尤以用菊花为主,已经成为趋势。”
不少市民表示,现在政府部门都要求文明祭扫,以鲜花替代烧纸,所以大家对鲜花的需求提高了。再说以这种环保文明的方式祭奠亲人,更能体现移风易俗、文明祭奠的时代特点,减少环境污染,让清明节更“清明”。
版权声明: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版权作品,欢迎转发,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,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、引用等,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。